8月19日,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召开,为武汉未来的发展标定了新方位、擘画了新蓝图。
近年来,全市上下全力推进转型发展,加快推动“三个优势转化”,重塑新时代武汉之“重”,武汉高质量发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新成效。武汉要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、走在前列,全会提出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发展、加快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、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等一系列部署。
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李世涛认为,“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发展”,这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。
他说,将坚定贯彻市委全会精神,聚焦“三个优势转化”,锚定“产业倍增”战略。强产业筋骨,推动传统产业焕新、支柱产业塑新、新兴产业育新、未来产业储新,打造以光电子信息为代表的世界级产业集群,构建具有武汉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;筑创新平台,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,打造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,做强一批制造业中试平台,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;壮企业矩阵,实施“幼苗层”陪跑、“青苗层”合伙、“壮苗层”出穗,精栽“企业之树”,汇聚“产业之林”;优发展生态,夯实园区、资本、人才、场景等全资源要素保障,促进产业“链群协同”集聚发展;扩开放合作,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,建圈联群推进产业协同发展,加快提高区域产业聚合力。
大家纷纷表示,将牢记嘱托,勇担使命,进一步强化支点意识,奋勇争先促转型,努力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规模能级,决定发展地位与未来。
全会强调,作为中部地区经济中心,武汉要以转型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,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
“全会报告字字千钧,为我们指明了方向。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、主任王洋表示,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全会精神上来,奋力推动城市能级提升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王洋表示,将坚持择高而立、向上而行,锚定3万亿元目标任务,持续强化经济回升向好态势,全面巩固中部经济中心地位;坚持科技强市、产业兴市,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持续构建具有武汉特色和优势的“965”现代化产业集群,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;坚持当好龙头、走在前列,发挥区域协调发展“主引擎”作用,以自身发展带动“城圈群带”协同发展;坚持建强枢纽、扩大开放,发挥“五型”国家物流枢纽优势,加快建成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国际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,打造新时代“九州通衢”。